可惜,一切都为时晚矣。
王允已经死了,平定过叛乱的几位老将也相继去世。西凉军队也自相残杀殆尽,长安一带被他们搞得赤地千里。北方那几个实力最强的州也被诸侯一瓜分。就连守卫京畿的禁卫军也早就分崩离析。
现如今,刘协手中,除了有名无实的天子名号,就什么都没有了。即便他现在要封赏谁,就连造印绶的材料他也拿不出来了。别说这些了,现在还留在长安的百官,连果腹之物都没有。已经到了这种地步,他又能如何?
宋辞深切地知道这些,就因为知道,才觉得无比悲哀。
刘协并不是一个昏聩无能的皇帝,他对百姓比他父亲强多了。宋辞记得他的本纪里面还曾经写过,长安一带大灾,人吃人。刘协派宦官拿粮食去煮粥赈灾,可是情况仍旧没有好转。刘协怀疑这些人中饱私囊,就亲自坐在那里,拿米来煮粥做试验,看一升米到底能煮多少粥。结果煮了一大盆,他这才发现受人欺骗。
这件事情在他的本纪里,不过一句话就带过了,却给宋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在这个军阀普遍不把老百姓当人看,时常屠城的年代里。他小小年纪,就把百姓的命当命。即便当时非常艰难,还是派人把国库里的米,拿出来救百姓。不仅如此,他还懂得用实践去检验其中的真伪,实在是非常难得的。
若他活在太平之年,虽然不是什么千古一帝,也一定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。只可惜他生不逢时,活在大厦将寝的乱世里,他的遭遇就令人同情了。
宋辞也曾经深入研究过,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纷争年代中,到底有没有力挽狂澜的方法。
宋辞不仅自己看史料研究,还曾经请教过许多人。这些人都是专门研究秦汉历史的,还有几个是三国的狂热爱好者。结果是没有,实在是太难了。别说是要力挽狂澜了,就算是作为一个普通人,想在这个乱世安全活到自然死亡,其难度也是地狱级别的。
宋辞的老师还曾经跟宋辞说过。别说是刘协这种资质不算特别出众的皇帝,就算把李世民、朱元璋等人与刘协灵魂对调,他们也不一定能够收拾得了这个乱局。这还是建立在这些人已经熟知历史,Jing通军事、能征善战,勇武过人的基础上。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素质?
他还比较过刘协、唐昭宗、崇祯、光绪等几个帝王,想要翻盘的难度,刘协也名列前茅。
最后,宋辞得出了一个结论,光复大汉的难度,基本上就等于重新创造一个政权,统一天下。
现在的情况,比历史上的还要糟糕。
由于宋辞的介入,董卓死得太早,也太轻易。王允的胜利来得太容易,他的骄傲和自大也就更甚。这才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蝴蝶效应,造成了现如今比原本应有的状况更糟糕的结果,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宋辞给王允开了一个好局,却没料到王允会因此把事情弄得更糟糕。现如今的局势,已经和史书上的记载大有不同。宋辞也不知道,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样的情况。
形势如此,宋辞也无可奈何。宋辞也曾想过以后该怎么办,除了走一步看一步之外,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。
汉中的大德仙姑,带着她的信徒们向长安城杀来。长安一带的人如死水一潭,没有任何反应。反正都是死,与其在逃难中饿死,不如守在这里。就算被乱军杀死,也好过饿死在野外。
百姓的想法是这样,刘协的想法也是这样。他已经过够了如丧家之犬一般的流亡天子生活。若真不幸被乱军所杀,那些在地方上的汉室宗亲,大概又会拥立谁当皇帝,打着为他复仇、光复汉室的旗号大肆出兵。至少这样,也好过落得个亡国之君的称号。
刘协如此消极,留在长安的大臣之中,却有人不甘心如此。
天子再落魄也是天子,自古以来就没有天子被杀死,臣子还活着的道理。叛军逼来的消息越来越急。一些大臣们就纠集起来,跪在刘协面前,请他移驾洛阳。
刘协当然不同意,大臣们就以死相逼。在他面前磕头不止,磕得头破血流,血流如注。
刘协心中大痛,却又万般无奈。在众臣的苦苦哀求之下,他只得说出一句:“尔等如此,是要使朕成为亡国之君。”
于是,刘协终于同意东出函谷关,车架归洛阳。刘协离开长安的时候,叛军已经近在咫尺。若是再晚一步,恐怕他就真的要成为,第一个死在起义的农民手上的皇帝了。
天子东迁,百官跟随,留在长安城的百姓们,也纷纷跟随他往东走。一时间,长安城犹如鬼域一般,杳无人踪。宋辞也跟着向东走。走到弘农一带的时候,河内太守张扬派兵前来接驾。
惶惶如丧家之犬的长安君臣,这才得到了暂时的保护。之后,各路兵马似乎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从四面八方前来保驾勤王的军队不绝如缕。声势浩大的叛军,也很快被这些军队击散。
一夜之间,之前无人问津,仿佛不存在的小皇帝刘协,似乎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。各路军阀纷纷向他上供,请他移驾自己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