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&&&我的计算,每个入学的孩子每学年只需要缴纳一两银子的费用,差不多就可以做到收支平衡了。”
整个望江府的户籍人口,八万七千多人。其中十五岁一下的孩童数量,只有稍稍的五千多人。十分之一不到而已,还在白苏的掌控之内。
而且就算上学堂,也不可能从刚出生的孩子算起。在白苏的计算之内,七八岁开始差不多就是合理规划了,而这个七八岁到十五岁的孩童数量,也不过少少的一千多人而已。
望江府的桃树,白苏可以再继续扩大一些规模。以后每年光是桃树的收益,起码可以保证在两千两银子左右。再加上这些学生自己缴纳的一千两,一年三千两的银子创办一个基础学堂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基础学堂不需要秀才坐镇,童生就可以担当。毕竟只负责基础的启蒙,教导一些常用字和算学而已。
以一个班二十人计算,这一千人也不过就是五十个班级的事情。以一个班级配置两个老师来计算,总共需要一百个老师。
四千两银子分给一百个老师,每个人就能分到四十两呢,和真正的私塾每年可以赚上上百两束脩的确是没法比。
但那也要看实际情况,私塾是秀才开的,而且人家教的深,教的多。学堂那边童生就可以担任教师,甚至还可以聘请一些会算学的不是童生的人。
更何况,在白苏的规划之中,学堂上五休二,一天两个时辰的学习时间。也就是说,只上半天学。
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一年四十两银子绝对不算少了。毕竟,完全不耽搁那些老师再做其他生意。
嗯,甚至一部分学堂在征求老师的同意之后,可以让他们选择多代课。也就是双倍工时,双倍工资。每天工作两个时辰,一年八十两银子。
啧啧啧,越算越是心动。要是当年自己还没考秀才之前,有这么好的事情,说不定自己都干呢。
比去种田赚的多,还轻松。凭良心讲,算得上无本的买卖了。
白苏将自己的计划大致说了一遍,对面的文庙祝先是迟疑,然后是震惊。最后一拍桌子,激动的站了起来。
“白大人,你这绝对是利国利民,利国利民啊!”
白苏矜持的笑了笑,没有接这话。的确是利国利民,只教导基础的学识,提升了国民的生产能力。不会教太高深的学问,不会让所有人都因为上进读书而开智。
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而言,太过开智的民众可不是什么好掌控的。愚民愚民,就算没有明说,在统治者的眼中看来,愚民才是最好统治的存在。
君不见古往今来,多少王朝背地里还专门做过不少让民心更加愚昧的事情吗?
对于那些事情白苏不置可否,他也没那个好为人师的心思,想让所有人都上进知晓什么叫做人权,什么叫做自由。
说到底,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,也不过是利己罢了。
做好事儿,那才是顺便的。
一年一两银子,绝对算得上少之又少了。文庙祝站着,兴奋过后本能的开始计算他每年能赚几两银子,能送多少孩子去学堂。
计算出来的结果,并不喜人。一时间,刚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,都有点发白了。看不见希望的时候,人只是觉得自己活的艰苦而已。
可看见了希望却把握不住,真的会让人绝望的。
“鉴于文庙善堂那边的孩子情况特殊,所以我准备专门针对那边的孩子设立一个助学贷款活动。”
“何为助学贷款?”文志豪愣了一下,疑惑的看着白苏。脸色有点发白,紧张的手指不自觉的捏紧。一时间,脑子被分成了两半。一半本能的顺着白苏的话去思考,想要知道白苏还想继续做什么。
另外一半,却还沉浸在之前自己的无能之中,去思考怎么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银子。两袖清风一辈子的人,对于赚钱是真的苦手啊。
那种完全不在行的事情,弄的文志豪脑子都开始疼了。看着对面清风霁月的白苏,羡慕都快要溢出来了。
人和人之间就是这么大的不同,这白大人为什么就这么大的本事,总能那么轻易的解决那么多的问题呢。
哎,可能这就是当年宋一亮那家伙说自己不适合当官的缘故了。
“助学贷款,就是在上学期间可以向我贷款借钱上学。等以后学成工作了,再用半分利的价格还钱给我。与此同时,我还准备了一些勤工俭学的事情。所谓勤工俭学,就是在上学的同时工作,自己赚钱养活自己。”
文志豪嘴巴张开,不可思议的看着白苏。这已经不是利国利民了,这简直算得上圣人再世了。半分利,几乎和白借差不多了。
还有那什么勤工俭学……
文志豪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意,双手按在桌面上,目光灼灼的看着白苏。“可是,大人,望江府并没有那么多工作,能供给那些孩子呀。”
文志豪主持文庙这么多年,自然也想过给长大的孩子找工作的事情。可除了那些苦力之外,稍微好